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原天津轻工业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级营养功能性食品评审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近年来以行业中共性、关键性技术为研究目标,在食源性肽研发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和突出的工作业绩,在食品发酵行业及科研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主持完成“十二五”、“863”、“十一五”、“院所专项”等国家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主持完成设计建设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4项。获得发明专利54项。编著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致力于蛋白质资源利用研究,开创食源性肽食品新型产业。在国际上率先进行食源性肽类配料标准研究工作,抢占科技制高点。以技术入股和技术合作的方式组建了多个食源性肽类的产业化生产企业,创造出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建立起以肽营养学为基础的食源性肽类配料研发、功能评价、质量标准、构效关系及终端产品开发的完整研究体系。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酿酒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为我国酿酒行业建立和发展了新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为解决行业共性及关键性技术问题,为我国酿酒行业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鉴于学术领域的突出表现,1995年获得了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6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个人”,2006年荣获“中国酿酒大师”称号。
教授级高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领域著名专家,长期关注国家食品安全工作发展动态,以行业中共性、关键性技术为研究目标,在国家食品市场准入实施细则的起草、国家食品风险预警及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食品安全前瞻性技术研究、食品加工过程实时监控标准化技术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一系列成果,所主持完成的课题成果均应用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行业的生产中,并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工业微生物资源及酶工程领域应用基础、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工作,涉及微生物菌种选育、鉴定、培养条件、发酵生产工艺、代谢产物后提取工艺以及淀粉酶法控制降解技术和淀粉糖氢化等方面。所主持的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07年度公益和基础类科技进步一等奖,获中国食品科技学会2008年度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一等奖,发表技术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9项,主编《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益生菌目录》;合作译著《食品安全—细菌、生物技术和生物恐怖主义》;参加《中国生物种质资源科学报告》、《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等编写工作。
农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和日本千叶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食品营养、生物技术和功能食品方面的研究,参与或承担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横向合作课题多项,包括863计划课题“工业化水平食源性低聚肽结构测定与体内外功能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央高校专项资金项目“螺旋藻生物活性物质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科技部院所资金项目“食品安全性抗过敏食品及其相关技术的开发”等,其中部分成果通过转化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申请日本发明专利1项和中国发明专利2项,参编教材2部(副主编1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文章5篇,分别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IF 2009: 3.446)、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IF 2009: 2.469)等刊物上。
教授级高工,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工学硕士,现任食品工程研发部主任。功能主食创制及慢病营养干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协和医院共建)主任、中国轻工业功能与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火炬中心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技术改造项目评审专家、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特聘专家,兼任国家新食品资源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药膳研究会食材与药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食品学会监事。主要从事食品原料和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多年来参与或承担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横向合作课题多项,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功能食品主食化、个性化”开发理念,建立了功能主食理论体系,开辟了功能主食营养模型、重组动力学与相变学、营养基因组学和GI(血糖生成指数)评价体系等研究领域,并实现了产业化,技术成果转化效益十分显著。
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发酵工程研发部主任,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乳品微生物分析方法委员会(SCAMDM)主席,国际乳品联合会(IDF)微生物风险评估委员会(SCMH)委员。长期从事食品和药品微生物分类鉴定、菌群结构分析、功能性开发和安全性评价等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参加编制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国家微生物平台标准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2013年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传统发酵(酿酒)工程技术研发部主任、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轻工业酒类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ASBC)、美国酿造大师协会(MBAA)会员,ASBC审稿专家,卫生部涉水产品质量与安全评估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餐饮安全监督会员会专家,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8)委员,中国轻工机械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分会会员。长期从事的酿造及传统发酵技术、酿酒功能微生物选育与防控技术综合利用、发酵产品功能性评价等。带领团队与苏格兰威士忌研究院、法国干邑管理局技术中心、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院、俄罗斯伏特加研究院、德国柏林酿造学院等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承担或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部级科技计10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发表论文40篇,SCI论文10篇,专利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访问学者,现任传统发酵(酿酒)工程技术研发部副主任,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国家一级品酒师,安徽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及茅台学院(筹)兼职教授,北京食品学会会员。在英国Bri从事过研究工作,曾获团中央“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曾入选百名“珠江科技新星”计划。近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项目紧紧围绕酿酒工业企业关心的问题开展研究,解决科学问题,进行技术开发转化工作,多个课题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其中13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5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项目获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省部级10项,中轻集团奖2项,市县级奖3项。近年来在国内及国际期刊已发表120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12篇,优秀论文获奖17项。申请专利30项,已授权15项。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标准信息研发部主任。兼任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全国感官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酵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食品、酒类和发酵行业标准化基础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特别是在白酒和酿酒领域,开展前沿性标准化基础研究,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的技术标准体系,奠定了发酵院在白酒、酿酒标准化领域的权威性地位。承担“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发酵食品潜在风险因子快速分析系统的开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主要加工食品贸易壁垒关键技术措施和标准的研究 ”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生物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及重要标准研究与制定”等,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家标准50余项,行业标准20余项。获得2014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
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标准信息研发部副主任。国家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科学技术新星、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执行副秘书长。专注于食品安全与真实性技术研究开发,标准研制及标准化咨询服务工作;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各1项,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项目10多项;作为中方负责人主持承担食品真实性领域的1项欧盟科技框架七项目和2项地平线2020项目;给国内多家食品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
硕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食品安全研发部主任。兼任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乳品工业协会乳品检验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酒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CNAS食品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食品检验前瞻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室管理工作。曾承担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科技部援外项目、工信部强基工程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各级食品主管部门下达的监测任务近200项;主持完成食品原料控制、生产过程微生物控制技术、产品质量合规性及安全性控制研究等领域行业技术开发项目30余项。曾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轻工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近八十余篇,获得专利授权5项。
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功能肽产业化研发部主任、北京市蛋白功能肽工程技术研究副主任。担任宁夏大学客座教授、全国酵素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多年来致力于天然农林及药食两用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营养保健产品的升级换代,带领团队攻克蛋白质提取、酶膜耦合降解、复合菌种发酵、微生物代谢控制等多项重大技术难关,开发出食源性肽类及天然果蔬酵素产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大幅提升了蛋白质资源及果蔬资源的利用价值,延长了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同时,搭建起以营养学为基础的食源性肽类及果蔬酵素产品配料研发、功能评价、质量标准、构效关系及终端产品开发的完整研究体系,使我单位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并参加了国家“十三五”、“863”、“院所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科研及管理工作经验。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获授权美国、日本专利各3项。